玛依塔斯风区位于塔城地区额敏县,是世界著名风区。每年冬季,这里频遭8级以上大风袭击,风借雪势、雪助风威,“风吹雪”经常阻断道路,车辆和人员滞留时有发生。
12月4日凌晨1时许,额敏县玛依塔斯路段风力达到七八级,在位于风区的K245路段附近,能见度不足10米,暴风掀起浮雪在路面形成了一道道雪梁子。
“注意注意!大家打起精神,今晚风雪大,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要留意路上滞留车辆,有任何情况随时报告。”通过对讲机,正在附近带队除雪作业的塔城地区劳动模范、塔城公路管理局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副班长李长青反复提醒随行作业队员,沙哑的高喊声丝毫不亚于旁边正在作业的机械轰鸣声。
“抢通是责任,保畅是使命。干我们这一行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到险情面前绝不退缩,全力以赴确保过往群众安全。”李长青说,这是师父这些年经常对他说的话,他始终牢记于心。李长青口中的师父,正是今年刚刚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班长巴图散。
2011年秋,21岁的李长青考入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培训结束后不久,他被派到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成为一名见习抢险机械驾驶员,负责带他的正是巴图散。
刚到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李长青对平地机、除雪机、装甲车等机械一窍不通,师父巴图散十分耐心,不仅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操作,还把整理记录了自己十几年经验技巧的笔记本交到了他手上。
2012年3月3日,玛依塔斯路段刮起10级大风,气温降到近零下30摄氏度,能见度不足5米,数辆车被风雪掩埋,不少群众被困。“先救老人和孩子!你从第一辆车开始搜救,我从最后一辆车开始!”巴图散用对讲机给李长青下达了命令。
迎着风雪,巴图散和李长青深一脚、浅一脚,挨个敲开车门嘱咐乘客穿戴好衣物下车,并护送他们坐上救援车。
“当时风速快到令人窒息,必须憋着气走一段再背过身去换气,深吸一口气再转身继续前行。有好几次,我们刚打开车门就被狂风直接甩出去,摔在路上,接着爬起来继续前行。”李长青说,风雪中,师父巴图散始终护在自己身前,为他挡着风雪,带他一起救援。
彼时,一位体型偏胖的60多岁老人走不动了。“长青,你来前面带领大家继续走,一定要注意安全。”说完,巴图散背起老人,一步一挪地迎着暴风雪缓缓前行。他知道,在风雪中多待一刻,群众的生命就会多受一刻的威胁。
“师父,等我把大家安全送到了,再来换你。”李长青说。
“不用,我一个人背,你继续搜救,确保不落下一个人。”终于,巴图散顺利挪到了装甲车跟前,将老人安全送进救援车。而他早已累得虚脱,靠着装甲车大口喘着粗气,浑身直打哆嗦。见状,李长青心疼地抱着师父哭出了声。
那一次,巴图散、李长青和同事们共救出被困的406名群众。也是在那一次,李长青从师父身上真正学到了“责任”。
一次次冲进暴风雪,一次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巴图散始终以身作则,用生命守护着玛依塔斯,守护着他身边的队友。巴图散说,这也是他的师父——全国劳模何汉明教会自己的。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老风口的公路。那次,为了营救被困车里、出生只有60天的婴儿,师父顾不上家中生病的孩子,冲到一线救援。婴儿得救了,师父激动地哭了。而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他腰疼得站不起来,自己的孩子也因耽误治疗得了肺炎……”提起师父何汉明,巴图散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在他们师徒间传承的,正是舍小家顾大家,以命相许,以命救命的“风口精神”。
今年11月底,巴图散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顺利毕业,并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北京接受表彰。得知好消息,他的师父何汉明和徒弟李长青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玛依塔斯。”巴图散对何汉明和李长青说,他离不开他的队友和他的除雪车。
全国劳模何汉明带出了徒弟、全国先进工作者巴图散,巴图散又带出了徒弟、塔城地区劳模李长青。他们用生命与风雪搏斗,用忠诚为安全护航,把玛依塔斯从“夺命风口”变成“生命通途”,老中青三代劳模精神在风雪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