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投稿 : hbghwzxtg@163.com

牢记初心使命 主动担当作为 不断开创首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

作者: 王健
来源: 乌鲁木齐市总工会
日期: 2020-12-30

  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及自治区《实施方案》,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建立健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职业技能与技术素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相关政策措施。并在《市总工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乌党办发[2018]97号)中明确提出“集中向能源化工、冶金制造、交通物流、纺织服装、城市管理、重点项目建设及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区等产业工人集聚的行业和区域发力,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充分体现了以产业工人为主体、让产业工人当主角的要求,充分发挥了产业工人的作用,实现了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突破。

  一、坚持政治引领,切实肩负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一是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市委高度重视产业工人党建工作,注重产业工人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今年全市发展党员2471名,其中产业工人440名,占17.8%。各企业注重将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将产业工人党员培养成班组负责人和企业中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凝心聚力作用,将一些产业工人党员培养成工会委员,妥善解决职工之间矛盾纠纷,为企业健康发展助力。

  二是强化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头脑,利用主流媒体、工运期刊、微信公众号、红山之声职工宣讲站等各种形式,把学习课堂搬到维护稳定的最前沿,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宣讲和“我读你听”“看发展变化,谈辉煌成就”等活动2300余场(次),参与人数10万余人(次),引领产业工人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强化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从产业工人队伍中选拔优秀职工兼任市党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目前党代表中8人,市人大代表中4人,市政协委员中10人。全国劳模、一线工人谷祥峰被选为乌鲁木齐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今年10月受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一是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乌鲁木齐市以落实《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市工信局研究制定《乌鲁木齐市振兴工业经济17项措施》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实体产业园和14个特色园区建设,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市发改委推动我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从专项债券融资、重点技术研发、人才专项计划等方面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市科技局研究制定《乌鲁木齐市技术创新及产业链分析报告》,为我市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入延链、补链。市财政局梳理信息化改造、节能减排、生产工艺优化等重点行业技术改造项目23项,向产业引导基金注资4.2亿元,助推重点产业、行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产业工人,3年来我市新增产业工人4.1万名,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二是不断深化建功立业活动。市总工会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继续在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城市管理、科教文卫、维稳战线和重点建设项目领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带动非公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竞相参与,不断提高全市产业工人的参与率和受益面,今年共有33家单位、10万余名职工参与。深化“安康杯”竞赛,联合市应急管理局等举办全市“安责杯”安全生产技能比武竞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30家单位、9万余名职工积极参与,切实保障了职工群众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权益。

  三是健全技能培训机制体系。乌鲁木齐市坚持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工程,建立产业工人终身职业培训机制。市人社局组织开展“家政服务业千人培训计划”“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旅游产业带动就业专项培训”等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8.28万人,五年内计划完成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不断完善开放性、终身性、融通性地产业工人职教培训体系。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全市111所职业培训机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突出专业特色,结合用工实际,组织培训教师深入企业、车间、工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市委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点领域,落实产业工人发展规划和重点人才工程,根据《乌鲁木齐市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结合《乌鲁木齐市职业培训工作十三五规划》,制定了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计划,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向,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掌握新知识、新工艺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战略目标提供技能人才保障。市人社局协调自治区将工程系列18个专业、经济系列8个专业和卫生专业的副高级评审权限下放我市,极大的便利了产业工人职称评审。

  五是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市总工会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劳模工匠评选体系,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积极开展“大国工匠”“天山工匠”选树培养工作,近三年来选树培养乌鲁木齐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2家。打造首府工匠文化,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产业工人、讲好产业工人故事,推动更多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和工匠式人才、创新能手的大量涌现。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产业工人开展疗休养,让全社会更加尊重产业工人。

  三、立足职工现实需求,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服务保障支撑

  一是完善产业工人社会保障。乌鲁木齐市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实现产业工人全覆盖。完善低保、大病医疗、临时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政策,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发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1.11亿元,惠及1265家企业3.86万劳动者。推进共有产权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市本级筹建人才公寓206套办理入驻263人。市总工会健全产业工人扶贫帮困、送温暖、阳光就业机制,实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强化产业工人法治建设保障。市委研究制定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方面的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产业工人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市人社局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农民工欠薪线索信息即时互通,有效预防解决了拖欠工资问题。市总工会开展万名工会干部走访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排查单位10827次、排查职工346779人(次),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服务需求和困难情况,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创新产业工人网络建设载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市财政局安排云产业及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1.4亿元,通过“红山科技创新券”“基金+资金”模式等形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市总工会深入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网络诚信宣传日、“最美职工”宣传等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聚焦总目标、落实自治区“1+3+3+改革开放”工作要求、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首府”中团结动员全市各族职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当谱写新时代首府工运事业新篇章的排头兵。(王健)

[编辑: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92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