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干头有干劲 有职级晋升机会 有职业发展目标
哈密市总打出“组合拳”
破除社工职业“天花板”
择优选派成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候选人
“除了工资,对带薪年休假、考核奖励也有明确规定,干得好还能任社区工会负责人,我感到这份工作有干头有干劲、有职级晋升机会、有职业发展目标。”2月18日,哈密市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孔娟娟如是说。这天《哈密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聘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刚满“百天”。
近年来,哈密市总工会不断探索建立面向基层、充实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会社工队伍,目前共有110余名工会社工分布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开发区)等为基层工会服务。工会社工以社会招聘为主,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工资待遇偏低、职业发展通道不畅、人员流动性大造成了工会社工留不下来。对此,哈密市总工会出台《办法》,打出规范管理、待遇留人、畅通发展渠道等激励机制“组合拳”,破除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根据《办法》,哈密市区(县)总工会将树立用才惟贤、用才惟能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工会社工的工作机制。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的社工可选任到所属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区(县)总工会相关管理岗位及工会服务机构工作;对于工作一贯表现优秀,且工作满3年以上的社工,选拔进入哈密市总工会优秀人才库,作为评先选优和向各级工会组织推荐优秀人才的人选;鼓励社工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将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表现优秀的社工推荐为市、区(县)两级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与此同时,哈密市各级工会将健全落实“1+N”社工培训机制建设(“1”指新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初任培训;“N”指根据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业务培训),逐步实现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广覆盖,不断探索工会社工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哈密市总工会副主席文化古丽·克力毛拉表示,制订《办法》就是为了把优秀的工会社工充实到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和职工服务机构中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哈密市总工会将不断创新摸索,有序推进社工队伍建设,实现工会社工“招得进、留得住、管得严、用得活”,为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