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投稿 : hbghwzxtg@163.com

用心浇灌 静等花开

作者:
来源: 工人时报
日期: 2021-03-24

用心浇灌 静等花开

——郑琼劳模创新工作室二三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3月16日清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学校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经典,开启书香校园的生活。

  “晨诵午读暮省——倡导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是头屯河农场学校的特色活动,它的发起人是第十二师先进工作者,该校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郑琼。

  “小学生有点贪玩,所以想让他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参与系列读书活动,怡情、明理、励志。”在郑琼的倡导下,2013年该校成立“晨诵午读暮省工作室”。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基础,以国学经典诵读为载体,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学生李嘉怡的妈妈吴梅对此赞不绝口:“自从学校里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我发现女儿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家经常背诵《弟子规》《论语》等,还主动帮我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

  “通过多年实践,不仅孩子们有了变化,他们勤学习、懂礼仪,老师们也从中汲取养料,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并探索出‘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教育模式。”郑琼高兴地说。

  “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三大工作目标,即凝聚青年老师,形成团队合力;培养年轻教师人才,打造专业化科研队伍;突出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郑琼说,多年来,他们不忘初心,一直在路上。

  青蓝同心,教学相长,硕果累累。“青蓝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传授教学经验,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站在讲台上,因为太紧张我不敢看别人的眼睛,语速也越来越快,这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上公开课的窘迫,语文教师丁海莉的语气中仍透着丝丝遗憾。她话锋一转,“幸运的是,我得到师父郑琼的指导和帮助。”

  丁海莉是“青蓝工作室”的受益人。小到语速语调、板书设计,大到环节导入、备课思路,郑琼手把手地倾囊相授。半年后,丁海莉在校内青年教师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第十二师的7所学校35个班级中,她的公开课成绩排名第一。

  在帮助徒弟的过程中,师父们的教学能力也不断提升。去年,郑琼、刘志芳等15名教师在第22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主题征文比赛中荣获全国辅导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经典阅读行动”大赛中,彭伶俐、雷丽、王佳新等教师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2019年,以郑琼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升级为兵团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目前,郑琼劳模创新工作室吸纳45名教职工,打造“晨诵午读暮省”和“青蓝”两个工作室及一个国家级课题组。

  为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推进鲁疆两地的教育教学合作,头屯河农场学校和青岛即墨区长江路小学结对。

  2019年5月,两校以“互联网+同步课堂”鲁疆远程教学策略研究为载体,立足实际,展开课题。

  “这一课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两地的老师在互动教研、听课评课中不断提高,共同进步,使师生真正从中受益,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创意、人人收获’的浓厚学习氛围。”郑琼说。

  “通过聚焦课题研究和远程交流互动,我的《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和其他3位老师的教学案例将结集出版在《鲁疆互联网+空中课堂教学案例》一书中。”青年教师何沛激动地说,“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书中分享了很多宝贵的课题研究经验,我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目前,《“互联网+同步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成果已初见成效并正式立项。正在前期、中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实施阶段提出的方案进行有效论证,最终确定结题报告,申报国家级创新成果奖。

[编辑:李梦婷]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24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