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女工匠吴琨总爱穿着白大褂、拿着实验器材,泡在实验室,神情专注而严肃。
吴琨是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理化检验中心铁前化验作业区作业长,也是八钢公司评选出的24位工匠中唯一的女工匠,还是2019年新疆“最美职工”。30多年来,她坚守在检验化验一线,为钢铁生产提供着有效指导。
(资料图)
“做实验最重要的是严谨的态度,因为钢铁企业检验化验、数据分析是整个生产流程的‘眼睛’,把控着生产安全和质量稳定。”吴琨说。3月25日21时许,吴琨和徒弟乌木提江·斯马依结束了8个多小时的实验,完成了100多个数据分析。
乌木提江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吴琨学习。从外发化工产品取样到现场焦煤制样,从精密仪器操作到化学分子结构分析,吴琨手把手地教。
有一次,乌木提江用色谱法测定煤气热值时遇到了技术难题,吴琨带着他做了数十次实验。也就是从那时起,乌木提江的工作态度、实践能力有了飞跃提升。
“师父总说做检验化验工作,一定要沉下心,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才能确保数据的精准性。”乌木提江说。如今,得到吴琨真传的他已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
2013年,吴琨带领由女职工为主要成员的检验化验团队,创建了“女工创新实验室”,随后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此,创新的脚步越走越稳。
“在一线搞创新,大家一开始觉得很难、不可能实现。”吴琨说。她鼓励大家把日常工作中解决现场生产疑难的合理化建议和思想的“小火花”拿到创新工作室实验。
以前,进厂焦煤混煤状况分析是制约八钢公司降本增效的难点,2016年,吴琨带领团队进行应用分析,经过上百次实验,最终解决了进厂焦煤混煤鉴别问题,为八钢公司每年百万吨进厂焦煤提供了煤质鉴别依据。
(资料图)
“长期以来,检验化验项目一直使用纯化学手工分析法,费时费力,要提高效率必须进行方法创新。”吴琨说,“这就要用现代化智能设备进行检测,用仪器分析代替手工分析。”
由于不同仪器对样品的要求不同,吴琨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实验,终于找到部分项目用仪器分析的有效途径。原来两小时才能做出一个样品,现在运用智能化设备半小时就能做出一个样品,大大缩短了实验流程,提高了检验化验效率。
这几年,吴琨带领创新工作室对化验项目进行优化,对技术进行创新,解决了很多难题。工作室共有62名成员,吴琨像家长一样,耐心细致地教技能、授方法,提升团队的业务素养,已带出了十几名徒弟。
几年来,工作室签订师徒协议31份,通过“传帮带”把新人培养成合格的检测人员,并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培训、检测方法创新课程100余课时,技术交流12次。
“我现在就想带出更多徒弟,把我多年积攒的工作经验、方法传承下去,把团队打造成新疆钢铁行业的领军团队,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吴琨说。
截至目前,吴琨带领团队研究创新出6项绿色环保的检验化验先进操作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30多项创新技术获得八钢公司认定,5项专利通过国家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