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投稿 : hbghwzxtg@163.com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

作者: 桑茜 翟羽
来源: 自治区总工会
日期: 2022-02-12

  每天清早一上班,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职工阿卜杜拉·居尔艾提就来到自己工作台前,换好工作服,埋头干起活来。

  阿卜杜拉是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人。2019 年 9 月,来到阿克苏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预备技师班参加企业冠名式培训。2021 年 3 月,他到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7厂顶岗实习。通过在校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他跟着师父加班加点练习,已达到独立维修水平。工资也从起初的 1800 元涨到了3000元,日子犹如芝麻开花一般。

  阿卜杜拉今天的好日子,得益于阿克苏地区不断推进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按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自治区纺织服装“百万人就业”工程战略布局,着眼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各类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为阿克苏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校企合作,实现招生即招工

  “现在我每天上午学习专业课,下午实操制作衣服。这不仅让我学到扎实的技能,订单补助也可贴补生活。”日前,阿克苏技师学院服装2001班订单制作学生谢伊代·莫力达吾提对记者说。

  阿克苏技师学院服装班的学生正在实操制作衣服。

  从 2021 年 10 月开始,阿克苏技师学院深化工学结合模式,与园区企业开展引企入校合作,由企业提供衣服原材料8万套,进行生产前置培训,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生产活动。

  纺织技术和服装设计与制作7个班的320名学生每天按照上午和下午时间段开展工学结合。每个学生按照实际完成量,平均每天能得到40元到60元不等的补助,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企业负责人在谈到制作订单班学生时说道:“这批学生踏实、肯干、爱学,今年一定要让他们来我们的企业工作,希望我们的校企合作今后能再上一个台阶。”

  “阿克苏技师学院紧紧围绕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开展‘引企入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融入学生管理中,使学生学习、实操全过程渗透企业管理与文化,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破解了理论实践脱节等难题。”阿克苏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杨志强说。

  此外,阿克苏技师学院还将纺织服装和机电专业打造成为阿克苏地区职业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同样建立“引企入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有效对接的攻坚方向。并先后与纺织工业园区 10 家规模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向委托培养协议》,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冠名订单培养、聘任兼职教师、互派技术骨干等方式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近年来,通过“订单式培养、点餐式服务”“引企入校、工学结合”等方式,该校累计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2.2 万人,毕业生人均月工资收入3000元以上,就业率保持98%以上,实现“招生即招工,实习即创收,毕业即就业”。

  订单式培养,点餐式服务阿丽米热·吾甫尔是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8 年级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学生。她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专业赛事,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2020年,阿丽米热被学校推荐至库车石榴籽实业有限公司实习,得到企业重点培养。毕业后,她在该企业直接就业,现已成为骨干职工,并多次获得企业的表彰与奖励。

  “我们在成长道路上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党和政府的培养,是自己的毅力和奋斗。我很喜欢服装行业,我要踏踏实实工作,相信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阿丽米热说。

  库车石榴籽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采取相应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2018 年 3 月,阿克苏地委对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了一所培养初、中、高、预备技师(技师)层次学制教育、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近两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先后与库车石榴籽实业有限公司、库车水务集团、库车市人民医院等1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进企业时已达到岗位要求,可第一时间投入生产,为企业缓解了招工压力、降低了培训成本。近3年来,解决毕业生就业4800人,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会干部李浩基说。

  从田间到车间,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我和我的姐妹通过努力,在这里生活得越来越好。挣了钱,住进了新房子,平时还能买喜欢的东西,真的很开心。2021年,我还荣获了全国优秀农民工和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些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工作,把日子过得像花一样。”阿依木萨·吐尔荪说。

  阿依木萨是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库木奥依拉村村民。2017 年,她发现身边不少妇女思想保守,尽管家庭生活困难,也只会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为了能让村里的妇女有所改变,她带头来到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上班,从田间走进车间。

  “厂里放假,阿依木萨就会把所见所想讲给左邻右舍听。大家渐渐发现,她上班后,无论思想还是形象气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在她的鼓励帮助下,村里已有 37 名妇女到企业上班,成为产业工人。”新疆依翎针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更多像阿依木萨一样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阿克苏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依托阿克苏就业服务网、“智慧人社”APP、政府部门相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实时发布最新岗位信息和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作用,开展摸底排查,利用入户走访、乡村大喇叭、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就业宣传。同时,还邀请职业技术学校老师入村开展就业指导培训等系列服务活动,对培训人员实行分期有序上岗。

  阿克苏地区工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周刚介绍,阿克苏地区各级工会针对转移就业人员在用人单位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搭建起职工、企业、输出地、输入地间的沟通桥梁,实时了解职工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十三五”期间,阿克苏地区新增城镇就业27.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1.4万人次,持续壮大当地产业工人队伍,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自治区总工会的要求,我们以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试点开展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工作为抓手,结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大产业预备人员和在岗就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强化业务技能。同时,我们积极发挥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产改工作,为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周刚说。

[编辑:杲均丰]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6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