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投稿 : hbghwzxtg@163.com

方志刚:每一滴原油都是科技的结晶

作者: 牟昊琨 吴博扬 哈斯叶提·卡斯木 李双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日期: 2022-09-30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牟昊琨 实习记者 吴博扬 通讯员 哈斯叶提·卡斯木 李双行)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石油、天然气息息相关。

  比如:放在桌子上的一瓶矿泉水,这瓶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三分之一瓶石油。如果是果汁,那石油消耗将足足有半瓶之多。

  大学毕业前,像许多没到过油田的年轻人一样,吐哈油田一级工程师、中国石油气举中心技术专家方志刚也以为打出一口油井,石油就可以喷出来,或是被抽出来,再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到了吐哈盆地,他才知道石油是含在岩石沙子中的,是需要通过水、聚合物等一次次“洗出来”的。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主题宣传活动,在与方志刚的交谈中,了解了石油从开采、炼化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以及“吐哈气举”这一中国石油的标志性品牌技术。“气举采油是从地面将高压气体注入井内,利用气体膨胀的原理,降低井筒中液体密度,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方志刚是从事这项技术研究的优秀代表,是近年来气举技术创新团队的领头人。

  “咱干的就是让油井高产稳产的活”

  “每天面对漫漫黄沙和茫茫戈壁,时间长了有些单调寂寞,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大学毕业后,方志刚这个东北小伙来到祖国的大西北,让他逐渐对新疆这块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茫茫大漠在他眼中蕴藏着无限可能。“想干石油就想选择油田最多的地方,未来最有前景的地方就是新疆。”他说。

在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2397井)气举技术作业现场,方志刚走进配气间,查看气举井注气情况。受访者供图

  刚到吐哈油田时,方志刚来到吐哈钻井公司进行实习。可钻井工作跟方志刚想象中的场景天差地别。方志刚每天从场地工干起,抬钻杆、清岩屑,一天下来浑身泥浆油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附近一口钻井出现溢流,几个钻井队帮着配泥浆。方志刚和工友们扛上重晶石粉,一袋袋往泥浆池里倒。一袋25千克,从下午一直忙到深夜,等到险情解除时大家都累瘫在井场。

  这是方志刚第一次体验重体力劳动。后来听师父讲,溢流是井喷的前兆,重晶石粉配泥浆是用来压井制喷的。压住了井就没事,要是压不住井就是井喷事故,最严重的机毁人亡。当时,方志刚脑海里出现的是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画面,也明白了大伙人拉肩扛背后的特殊意义。

  过完在吐哈油田的第一个春节,公司通知方志刚到工程技术研究院报到。到了工程院,进了气举中心,方志刚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小井眼扩张式封隔器。当时,吐哈油田应用开窗侧钻工艺,让一批老井和套损井起死回生重新上岗。但与之匹配的小直径封隔器国内没有,油田决定自行研制。

  在设计胶筒时,攻关组遇到了难题。尺寸小了承压能力不够,尺寸大了又下不到井里去。反反复复调整设计,也没能解决问题。“这就像跷跷板,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方志刚说。

  一连几天泡在工房,方志刚反复琢磨,他发现胶筒工作时变形最严重的主要是两端,而影响密封性能的也主要是这个因素。

  “能不能把胶筒从固定式改成活动的,这样既降低破损风险,也能提高密封性。”方志刚出的主意,实施后果然解决了问题。师父断言,小伙子一根筋,搞技术、做研究能成。

  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压力下降、产量下降,都需要辅以人工举升的方式提高产量。在方志刚看来,众多的人工举升采油方式中,气举最能发挥油藏自身能量。在具备气源的条件下,气举采油是油田首选的、最经济有效的人工举升方式。并且,从投产初期到最终关井停产的每一个阶段,气举都能够全生命周期采油。

  有了气举,能量不足以自喷生产的井可以正常生产,低产的井可以提高产量,高产的井能够获得更高产量。方志刚常给气举队员形象地说,“咱们干的活就是让油井高产稳产,让油田高效开发,努力让油田更年轻。”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

  2010年,方志刚接手中东BBA油田的48口气举井技术服务,其中最大的难题是气举工具。

  BBA油田原油有“四高”,高含硫、高含蜡、高含二氧化碳、高沥青质,对井下工具防硫、防腐蚀要求高。特别是油井尺寸大、产量高,要求气举阀工作筒直径168毫米,而吐哈气举以往最大尺寸只有127毫米。

  “直径增大41毫米,看上去只增加了三分之一,但工艺难度是几何级增长,谈何容易!”一年之内完成工具研发制造试验并投入现场应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2010年刚接手任务时,不少人都形容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方志刚说,“不干,永远不可能成功。”

  真干起来,难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防硫化氢。硫是金属的克星,一般的金属遇到硫化氢都会产生“氢脆”现象,应力大幅下降,很容易断脱。气举阀工作筒上下两端连接油管,直径相对较小,而本体部分直径较大,整体上“两头细小中间粗”。以往的气举阀工作筒,大都采用焊接工艺,三段组合,两道焊缝。而硫更是对焊缝影响极大,防硫焊接工艺难度更大。

  国内工厂找了一家又一家,均无法保证抗硫焊接。“焊接不行改锻造!”锻造难度也不小。单是解决缩径比和抗压问题,就反反复复优化结构不知道多少次,最终才不得已选定了类似椭圆的异形工作筒。

  摁下葫芦浮起瓢,躲过了焊接的难题又迎来锻造考验。异形结构带来了锻造加工难度的极大增加,在沈阳找到国内顶尖的工厂,就这也是攻关了大半年才算过关。

  此类大大小小的问题解决了几十个,几乎还都是原创性的解决方案。终于,到了唤醒井下气举工具的时刻。蛰伏井下数年的气举工具,能不能正常启动,028井转气举仪式,牵动着油田各方的心。虽然气举的每一步都是经过精密计算和深思熟虑的,但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采油,使用的还是很多原创性的技术,这在国内都是没有先河的。“是龙是虫,终要见分晓。”就像迎接孩子出生,方志刚那几天既紧张又兴奋,“自己干的活,底气还是有的!”

  2017年7月18日上午9时,随着注气阀门开启,天然气源源不断注入井筒。一级阀过气,二级阀过气……两天后,气举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油井产量稳中有升,直至超过了初期日产的三成。油田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环保奖,这是数十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外合作项目首次获得如此殊荣。

  “我最大的价值就在这儿”

在哈萨克斯坦北特鲁瓦油田(7546井),方志刚(左三)带领团队深入技术服务现场对照设计,开展技术服务。受访者供图

  油田工作,气举服务国内外,聚少离多的家庭生活是方志刚的常态,即使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都很少能碰到。

  2014年底,远在东北的父亲病危,方志刚急忙赶回老家。在医院见到父亲时,病情很严重,已经不适宜治疗。父亲说:“孩子,咱回家吧。”当天回家,半夜里父亲就去世了。

  工作多年,远离老家,与父亲相伴的日子屈指可数。子欲养而亲不待。方志刚说,最遗憾的是没能说动父亲,让他生前到新疆来一块生活。

  小女儿出生后,他常年出差在外。偶有休假,也是待不了几天就走。初见爸爸,小女儿感觉陌生,大哭不止。晚上睡觉,直往外撵。几天后,好不容易有了点热乎劲儿,又该走了。

  2011年,吐哈气举进入中东市场。方志刚作为吐哈气举中东项目的在京负责人,每天忙得像陀螺。7月,正是商务运作的关键时刻,两个女儿同时发高烧。三天过去,依旧高烧不退。妻子急得实在没办法,这才给方志刚打去电话。

  汇报领导,当即准假,并安排在吐哈油田的同事协调车辆,帮忙照料。方志刚连夜处理完手头工作,并嘱咐好同事,这才匆匆飞回新疆,赶到医院。此时,孩子体温超过40摄氏度,特别是一岁半的小女儿更是严重,发烧后一直处于昏睡,大夫建议立马转院。连夜赶到乌鲁木齐,医院直接安排进了重症监护室。看到插着氧气管和胃管的孩子,这个坚强的东北汉子,落下了眼泪。

  万幸,三天后,高烧缓解,孩子可以睁眼,夫妻俩这才稍稍放心。一周后,孩子转到普通病房。方志刚做好了忍受妻子埋怨和责骂的准备,可妻子啥也没说。她明白,石油家庭大多如此。

  前几年,也有内地企业抛出橄榄枝,许以高薪,希望共谋发展。方志刚均婉言谢绝。他说:“是吐哈气举成就了我,我最大的价值在这里,发挥才能的舞台也在这里。”

[茹斯坦]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4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