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巴州鸿源石油装备器材有限公司探伤检测线上,钢钢创新工作室成员和该企业工作人员正对拉回的686根废旧油管,依照新标准重新判定,从中选出可以修复再利用的油管。
钢钢创新工作室是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的创新平台,废旧油管来自西北油田TP182X井场,要不是创新制订新标准,这些油管将全部被打入报废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以钢钢创新工作室为创新载体,聚焦一线生产需求,推动创新研发,为油田生产降本增效。
油管是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中运用最多的物资之一。隔三差五,就有一批判废油管从生产一线拉回来,日积月累,判废油管在库区堆积如山。
“这些油管还有没有再利用价值?”一天,钢钢创新工作室领衔专家吕庆钢盯着油管琢磨。在与生产一线人员交流后,吕庆钢发现,油管报不报废取决于判定标准,依据指标太严,就会导致大量油管报废,造成浪费;依据指标太松,将增大下井后失效风险,影响安全生产。
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标准,西北油田每年大约有50万米油管判废,按根算,大约有五六万根。能不能对报废油管进行分级管理,从中选出还有利用价值的油管?就此,钢钢创新工作室展开详细调研。
然而,要想重新“唤醒”这些废旧油管,并不容易。首先,旧油管是否报废没有统一标准;其次,油田不同区块生产环境不一样,油管腐蚀类型和腐蚀程度也不一样。
此后,钢钢创新工作室开始收集不同区块旧油管缺陷类型、不同井工况条件下油管载荷、压力和腐蚀情况等信息,建立起旧油管腐蚀坑缺陷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含腐蚀坑旧油管剩余强度的预测方法。然后,通过实物抗拉伸、抗挤毁、抗内压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准确性;通过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材料金相分析、腐蚀坑宏观和能谱分析等,验证材料符合性,据此,制订出一级油管、二级油管和报废油管适用环境指标,最终形成一个技术规范。
今年7月,在TK869X井修井现场,320根新盘活的“特殊”油管顺利入井,下深到3072米,开始新一轮次“服役”。
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经理童亮表示,钢钢创新工作室形成的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以腐蚀坑深度作为判定旧油管标准的空白,确立将旧油管分为一级、二级和报废油管新判别标准。
按照新标准,西北油田对堆积在库区的15万根油管重新判定,成功“救活”9万根油管,这些油管在机抽井中得到应用,直接创效超1亿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于江艳、通讯员侯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