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 缘于“热爱”
——记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教师丁智慧
“学生在校,我焉能不在?”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教师丁智慧,以这样质朴又坚定的信念,诠释着他对教育的执着。从事高中物理教学23载,丁智慧用行动书写着教育华章,今年9月,他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荣誉称号。
2001年,丁智慧从山东省烟台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凭借着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热爱,他从物理学科老师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班主任。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丁智慧积极报名参加援疆支教,在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任教,并荣获2021年山东优秀援疆教师称号。
支教期间,2019级(2)班有一名住校生叫刘杨文博,学习很认真但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了解情况后,丁智慧耐心引导刘杨文博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吃住都在学校的丁智慧,只要有空就去给刘杨文博辅导物理。渐渐地,刘杨文博的物理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2022年,刘杨文博被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每学期都会给丁智慧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情况。“看到孩子们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丁智慧说。
“上大学时,我对教学的理解局限于‘讲’,实践后才知并非如此。讲课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要与学生交流探讨,老师的作用其实是构建一个合适的情景,设计一系列恰当的问题,将学生吸引进去,探究情景中的问题与奥秘。”丁智慧说。
2021级(2)班学生罗博是物理课代表,聪明但不够刻苦,基础欠佳。一模时,他靠着聪明劲成绩尚可,二模复习压力增大,他因基础不牢成绩大幅下滑,甚至想放弃。丁智慧与其谈心并分析答题卡,发现问题后让他回顾知识点。“学习如登山,要翻山越岭才能登顶。”在丁智慧的鼓励下,经两个多月的努力,罗博走出低谷,成绩大幅提升,高考考入四川大学工科实验班。
丁智慧秉持“交流探讨”理念,构建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课堂上既有科学分析、逻辑推理,又融入情感故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探究楞次定律》一课被评为精品课。
援疆支教两年,丁智慧在喀什第二中学发挥教研优势,推进集体备课,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助力学科建设。
“我从丁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教学方法上的收获,还有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喀什第二中学青年教师史亚军说。
两年的援疆工作让丁智慧深深爱上了喀什这片热土,于是萌生了长期扎根在新疆的想法。与家人商量后,2023年,丁智慧决定重返新疆、扎根新疆,为边疆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如今,每周一至周六8时30分前,丁智慧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校园中。在边疆教育的舞台上,丁智慧谱写着动人的育人之歌。